中国禁收洋垃进口至台湾处理废塑料废纸数大增

 新闻资讯     |      2019-03-15 13:25
   中国禁收洋垃圾政策后,进口至台湾处理的废塑料、废纸数量大增,环保署6日再次预告修正「产业用料」规范,除了限制进口资格与进料质量外,又加上了处理后的再生料必须确定在国内使用,不得直接出口的规定,以免沦为他国的代工处理地。
 
  废管处也将原本60天的公告期缩短为14天,将在下周四(13日)上午举办公听会,力争9月底前新制上路。
中国禁收洋垃 进口至台湾处理的废塑料、废纸数
 
  环保署副署长张子敬在上周的记者会上表示,“稍微清洗又做原料卖出去这种钱我们不要赚。”
 
  中国禁收洋垃圾政策上路后,待处理的废纸、废塑料转向东南亚国家,台湾今年上半年进口的废塑料暴增为去年同期的2.57倍,因此废管处在8月13日预告修正「属产业用料需求之事业废弃物」公告事项第1项,调整废塑料及废纸的输入规范。
 
  在8月的预告中,废管处提出热塑型废塑料的来源须为制造塑料制程产生的下脚料或不良品,且不含医疗废弃物;在质量控管部分,则仅限单一材质或单一型态的塑料。另在废纸部分,则仅限回收的未漂白牛皮纸、纸板及瓦楞纸或纸板,且不得夹杂非纸材质。且进口者身份须为,依法办理工厂登记或符合免办理登记的合法工厂。
 
  9月6日,再重新预告,加上了塑料与纸类的再处理工厂,在进口用料时必须检附用途与未来流向的证明文件,证明处理的再生料后将直接做成产品,或是供货给国内制造业使用。废管处简任视察许智伦解释,新增这一个规定,也就是说处理后的再生料,不得以原料的状态出口,必须在国内的制造业使用,制造为产品。
 
  环保署副署长张子敬先前在上周的记者会,就已经放出风声,「稍微清洗又做原料卖出去这种钱我们不要赚。」有意排除低阶加工,避免废纸、废塑料来台加工成原料又再外销,却冲击环境与国内回收产业。如今确认在重新预告中加入这个规定。
 
  8月中第一次预告时,预告期为60天,且定调最快10月上路,如今期程可能提前1个月。许智伦表示,因为经搜集各方意见及社会各界的关切,环保署为及时强化进口物料质量管控及保护国内资源回收体系,经评价后调整草案内容重新预告,并缩短预告期间为14日。公听会将在下周四举办,许智伦表示,废管处将尽快汇整意见做出回应,最快可能14天预告后新制就上路。
 
  此外,有环团指洋垃圾除了循产业用料身份进口,废纸废塑料还可循向县市环保机关「申请许可」的方式入关,担忧材质更混杂的生活垃圾可能钻漏洞进口,许智伦表示,在禁止输入之事业废弃物及一般废弃物种类中,已明列「一般废弃物中之生活垃圾及其焚化灰渣」一项,生活垃圾确定不能进口。
 
  在9月7日立委陈曼丽举行的公听会上,几个环团一致建议进行总量管制,先盘点产业需求,以免进口供过于求,最后根本无力承受冲击回收体系与转而污染环境。
 
  台湾环境信息协会项目执行陈姿蓉指出,塑料产业用料的部分,今年光是到7月,进口量达24.5万吨,已经超出前三年平均的19.8万吨了,他担忧继续进口将供过于求。台南社大环境小组召集人黄焕彰建议,将能进口的总量冻结现在的量,以免贸然增量,看守台湾协会秘书长谢和霖更主张,产业用量应该回归事业废弃物输入输出需求,需要进行申请许可,并一起盘点产业需求,进行总量管制。
 
  不过,纸厂与塑料处理业者则表示,若是限制进口量,将造成产业发展受限,可能导致回收再利用循环的受困。例如国内的纸类在回收率无太大变动下,由于使用量下降,回收量逐年下降中,不足就需要进口而来。
 
  陈曼丽表示,将要求订出进口产业用料的总量与使用比例,也要求环保署加强把关处理工厂的污染管理,但除了保障国内处理体系不受冲击外,也应该加强辅导回收产业,生产出质量让产业界能用的再生料。